返回

明帝国的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九十八章 协商(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uo;

  这个提议基本相当于日后太岳相公的“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诞生其实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明中后期,朝廷的各种征调、徭役,都是允许用银子来替代的。

  举个例子。譬如:明朝有征调全国工匠到京师服役两个月的条例。远在湖广的工匠们不愿意到京师去,千里迢迢,还有各种花销。在明中后期时是允许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以免除掉。这银子是作为朝廷在京中雇佣工匠的开支。

  成化年间,折银就已经是非常通行的做法。历史文献中有记载。

  李东阳心里微微一动。

  朝廷发行债券最终是要以银元来偿还的。所以赋税、徭役全部转化为银子他能接受。但是把徭役废除之后,地方官很多事都做不成。而且地方财政需要拨款。

  (注:明朝的县衙等处会征发民壮来效力。)

  一旦无法禁止地方上征发徭役、免费的人力,他加征春秋两税到5%,可能会成为恶政。

  “此事容后再议。老夫要查找数据,征询意见。你还有什么问题?”

  张昭道:“东北四布政司先期招募的官吏还请元辅同意维持原职并进入大明的官场体系之中。”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张昭假后军都督府之名,在京师中搞考试招聘官吏,基本都是七品以下的绿袍杂职官,还有不入流品的小官,还有大批做事的吏员。这些人很多并不一定有读书人的背景。

  比如:童生、秀才之内的。搞不好还有账房、小吏、学徒出身的。

  张昭当时考试题目相当于是小学毕业考试的水平。考的是语文、数学、思想政治三门课。这和传统的考试主考经义、八股、策论完全不同。

  另外,张昭还任命了大量的土官。而且是在典史、主薄、县丞这样的位置。

  李东阳点点头,“为稳定计,理当如此。此事朝廷会充分尊重辽东巡抚的意见。”

  都是一些杂职官,小吏。并不影响士林的利益。流转起来最多也就到一个县令的位置。他犯不上卡着。

  张昭松口气,躬身道:“谢阁老。下官希望将幽州商行的利润逐步过
第五百九十八章 协商(下)(2/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